近日,市二院小儿外科接诊了一名9岁的小女孩,据患儿家属称,孩子“反复腹痛、恶心呕吐已经3天了”,体重只有30公斤,经过检查医生初步诊断为肠梗阻。入院后进行胃肠减压、灌肠等一系列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,经过剖腹探查,术中发现患儿末端小肠肠内肿物堵塞肠管,切开肠管后取出15cm长头发团块。目前患儿已痊愈出院。
小儿外科主任王松阳介绍
既往在临床上孩子异食癖吃头发多在胃内发现,小团块可以经胃镜取出,大团块胃镜取出困难,多需要开腹手术取出。
异食癖通常发病于儿童时期,以5~10岁的儿童最为常见。患儿会自觉或不自觉持续性地咬食一些非食物的物品,并引以为乐,一般先咬,然后吞食;也有些患儿在口中咬嚼后吐出,然后再咀嚼新的物质。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,很少能持续到成年。
异食癖的发生目前尚无明确病因,但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。
营养缺乏
主要表现为铁、锌等微量元素的缺乏。如锌缺乏时会使味觉敏感度下降,导致食欲缺乏、厌食及异食癖。
精神心理因素
如智力发育障碍、强迫障碍、孤独症、精神分裂症、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患儿可能存在异食行为。
家庭教育背景因素
有混乱的家庭环境、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、被忽视和虐待、情感剥夺等,如留守儿童等。患儿处于这类家庭背景下可能会引起异食癖。
王松阳 市二院 市儿童医院
小儿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
河南省小儿外科委员、河南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委员会委员、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肿瘤防治与健康管理专科委员会常委、漯河市肠内肠外营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擅长胃肠肿瘤、乳腺肿瘤、甲状腺肿瘤、肺大泡、血气胸、腹股沟疝等胃肠胸外疾病及小儿普外科常见疾病如:各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、小儿急腹症、先天性巨结肠、胆总管囊肿根治、食管裂孔疝修补术、幽门狭窄、肠旋转不良、肿瘤、阑尾炎、美克尔憩室、肠套叠等的诊治有独到之处。获市科研成果二等奖,发表国家级论文多篇。